《追兇倒數十五日》我們挑著沒說的事
對於韓國電影,自己的第一印象總會是節奏明快的敘事,直指人性險惡的故事以及糾結於善惡之間灰色地帶的價值觀,李京美導演的《追兇倒數十五日》也是這樣一部典型代表作品,孫藝珍在片中一反過去形象,飾演保護女兒,為求真相而不擇一切手段的強悍母親,在電影中詮釋身為人母從沉默的妻子到強悍的復仇者,心境轉變的過程令人印象深刻,而這部電影也讓觀眾再次感受到韓國電影描寫人性黑暗處的手法之精湛,眾多看似彼此無關的劇情,背後卻隱藏著眾多訊息,讓人看到最後不禁拍案叫絕。
故事從一名準備參選國會議員的政治人物家中開始說起,一開始還是看似普通的某個家庭日常,他們閒聊著日常瑣事,而女兒說著她要出門和同學研究功課,誰知而後她就失去音訊。失蹤的是金鐘燦的女兒敏貞,金鐘燦則是心繫即將到來的選舉,因為攸關他的政治生命,他的老婆妍紅只好獨力調查,但卻發現自己毫無頭緒,因為女兒給的所有同學資料都是假的,她這才發現自己所認識的,那位在校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的乖巧女兒,似乎藏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電影前段丟給觀眾相當多訊息,牽起一條又一條的人際關係線,讓觀眾意識到這並不是一樁單純的綁票案,接著會開始懷疑,幕後黑手是否就是主角身邊的人:是競爭對手想搞小手段,藉此擾亂選情;又或者是做為丈夫的候選人自導自演,不然怎會如此冷靜?電影讓觀眾跟著妍紅的腳步走進校園,釐清敏貞在學校的交友關係,她是在學校遭到霸凌,才會遭到綁架嗎?然而隨著劇情進展,妍紅也逐漸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單純,更奇妙的是,看似毫無關聯的政治選舉與敏貞的校園生活,竟意外有了某種關聯性。
(以下提及部分電影關鍵橋段)
電影中段,敏貞的屍體在野外被發現,綁架案成了殺人案,原本被質疑自導自演的參選人,瞬間成了失去心愛女兒的父親,政治人物無不前往哀悼,也因此讓金鐘燦的聲勢隨之水漲船高,對他的同情、對女兒的不捨,全都轉變成了選票,我們可能會以為這牽扯到政治陰謀,而另一方面妍紅面對女兒的慘死,則更加鍥而不捨地想追查到事件真相,一位傷心欲絕的母親,此時已變成了想追求真相,替女兒伸張正義的復仇女性。
種種蛛絲馬跡顯示,敏貞在學校的交友狀況,可能與她的死有所關連,妍紅費盡千辛萬苦登進了女兒的電子信箱,發現她居然和學校老師串通好,外洩段考試題以獲得高分,連帶的是她的閨蜜好友美玉也一同受惠,但最奇妙的緣分在於,家境不好的美玉,其父親居然是替妍紅丈夫開車的司機,卻也因此對鐘燦多有怨言;但問題是,敏貞和美玉是如何搭上線的?難道真是因為父親的關係嗎?/p>
儘管得到了這麼多線索,妍紅還未接觸到事件真相,卻已讓自己想像的美好世界開始崩解,她的女兒並不乖巧,她和朋友在學校其實是特立獨行的怪人,唱著難懂的歌曲吸引人注意,當她終於找到機會和敏貞的好友美玉說到話,這才終於掌握到關鍵,得知整起事件最殘酷的事實,起因全出於各種無心和有心的過錯,以及那些從沒被說出來的真相。當觀眾得知了兇手的身分,以及理解了他之所以痛下殺手的原因,這才發現全出自於悲哀的自私行為。
愛情與友情、親情,彼此相互算計,傷害了他人也傷害自己,在《追兇倒數十五日》裡處處都在,其背景更是複雜難解,有類似台灣本省與外省的族群情結,有青少年不被理解而尋求相互取暖,作為邊緣族群的寂寞心境,有情慾交纏的個人私慾,那些愛與恨、獨善其身或自我犧牲,種種的巧合造就了這場悲劇的發生,但再多的自責和懊悔也都喚不回逝去的生命,兇手想必也知道這點,所以對於妍紅的復仇行為,也只得選擇全盤接受。
《追兇倒數十五日》導演師承朴贊郁,拍出了一部讓人感到驚心動魄,直指人性的驚悚懸疑故事,儘管自己覺得導演在片中承載了太多訊息,讓這部電影可能讓人感覺稍嫌紊亂,但無論是氣氛的營造、演員的演出等,都讓人感受到這部罕見以女性做為主角的韓國電影,其強悍與特出之處。
追根究柢,到底在這起事件中,造成這起悲劇的人是誰呢?若真要追本溯源的話,或許該怪的是整個社會吧,一步錯步步錯的不只是兇手,作為被害人的敏貞,作為妻子的妍紅,甚至是和這個案件相關的所有人,全部都脫離不了關係,我想這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秘密,只說想說一部分真相而藏著不想說的部份,想要阻止悲劇發生有太多的「如果」可說,而對於這麼龐大的社會結構,自己卻只能感到無能為力,這正是最哀傷的事情。
(2016/10/29@金馬影展試片室)
相關連結:
.-《追兇倒數十五日》導演李京美訪問
/ 金馬影展 / 朱孟瑾
.沒有秘密/充滿幸福的家
- 韓國電影 (2016) / ZrcMoviePosts / ZRC
.《追兇倒數十五日》最嚴厲的懲罰是活著
/ 圓點點的點線面 / 圓點點
.金馬奈派克獎亞洲觀察團觀後記(2)
/ Blog on Cinema / alfredo
0 意見:
張貼留言